助力雛鷹翱翔,啟迪智慧心靈——錫博志愿者助力“雛鷹小隊?非遺漫游”研學實踐活動
時間: 2023年08月18日 瀏覽次數:4606每個無錫人對靈動的大阿福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大阿福最早的樣子嗎?如果還沒了解過泥土的藝術,不妨來博物院聽志愿者們為你講述這其中的奧秘?如果想與文物零距離交流,帶回一件得意的研學作品,那來找我們的志愿者老師報到吧!博物致知,我們在無錫博物院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啟迪每個孩子純凈的心靈。
今年夏天,無錫博物院“雛鷹小隊?非遺漫游”研學實踐活動再次升級,除了精心設計課程的開放部工作人員、全新升級的明亮溫馨的社教體驗教室、多元化的體驗課程選擇,更有專業熱心的志愿者社教小分隊的老師們全程參與組織實施。我們借助博物院里那么多會說故事的文物,先后開展了“塑”說無錫、活字墨譜、瓷土生輝、清音幽韻以及植物扎染為主題的系列研學課程。而在每場活動中,一抹水鄉特有的綠色印入眼簾,是志愿者社教小分隊的老師們身著綠色的工作服正在分工協作,為活動的順利進行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直擊活動現場:
研學活動的第一站,便由志愿者社教老師帶領大家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穿梭于展廳之間,輔以現代科技,讓文物講述他們的故事,以史鑒今,啟迪每一個人。看孩子們圍著無錫博物院大型蟠桃會泥塑,各個神采飛揚,躍躍欲試。
第二站便來到了我們全新的社教體驗活動室,進入小講堂環節,志愿者社教老師為孩子們細致講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藝術價值等,并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思維及創造力。孩子們與志愿者社教老師們共同賦予了博物院更多的靈氣和活力,我們也在這里進行熱烈的思想碰撞。
第三站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創作,從孩子的視角觀察藝術的多樣性。志愿者社教老師們鼓勵每個孩子動手,將自己的想象力轉化成精美的藝術品。孩子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關注著每一個細節,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得意之作。
心手相傳,無錫博物院的志愿者老師與孩子們共創奇跡。面對有些膽怯的孩子,志愿者們總會用熱情及友善破冰;志愿者們也總圍在孩子身邊,用心聆聽孩子們的想法;新媒體小組的志愿者們更是用鏡頭捕捉孩子們的精彩瞬間,讓每一個時刻都被記錄。
參與“雛鷹小隊?非遺漫游”研學活動的志愿者們,用智慧與愛心編織起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教育畫卷,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這個暑假必定成為錫城孩子們珍貴的記憶,激勵他們在蔚藍天空中繼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