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揚州路|記2023年錫博志愿者萬里行
時間: 2023年05月26日 瀏覽次數:53482023年5月13日,無錫博物院志愿者萬里行活動——再度啟程。近兩年來,無錫博物院攜手志愿者團隊的成員們共同前進、共同成長,并在原有文史展覽、咨詢引導、科技輔導志愿崗位外,進一步拓展組建了社教小分隊及新媒體小分隊,進一步挖掘志愿者的潛力和特長。無論是假期里的雛鷹小隊系列活動,還是平日里講解輔導咨詢,都有我們錫博志愿者繁忙的身影,他們用真心把無錫傳統文化這張名片遞給每一位觀眾朋友。
為了鼓勵一直投身于公益事業的志愿者團隊成員,加強志愿者團隊自身建設,無錫博物院精心組織萬里行活動,帶領志愿者們來到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一起領略廣陵的歷史底蘊與文化魅力。
第一站: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揚州雙博館
揚州雙博館,位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我們有幸跟隨揚州博物館優秀志愿者代表們,聆聽他們賦予文物新生命的志愿講解。我們來到“廣陵潮——揚州古代城市故事”展廳,追隨揚州歷史發展的主線,感受揚州城市歷史富有特征的節律;在國寶廳領略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的風采和魅力;徜徉于雙博館的其它臨展廳,感嘆昔日繁華已逝,而今魅力仍在。
世界上很多精彩都來自于相遇,一條運河將無錫與揚州相連,對文博的共同愛好,對志愿同行的共同憧憬,讓無錫博物院的志愿者們與揚州雙博館的志愿者們在雙方領導的共同支持下有了交點。參觀完畢后,我們開展了熱烈而友好的交流座談活動。揚州雙博館宣教部張晨老師和無錫博物院開放部談菁老師分別介紹了兩支志愿者隊伍的建設情況;雙方志愿者就團隊發展、志愿者與觀眾互動等諸多方面展開了交流。這次交流使得雙方建立了牢固的友誼,更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
第二站:運河通朝代興——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錫博志愿者萬里行第二站,來到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博物館坐落于揚州三灣古運河畔,是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價值以及大運河帶來美好生活的專題博物館,堪稱中國大運河的“百科全書”。
在館內志愿者同仁的帶領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緩緩揭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尺寸最大的展品——長25.7米、高8米的古汴河河道剖面。它從開封截取搬運而來,占據一整面墻,猶如巨幕電影。據志愿者老師介紹,河道剖面上的一條條線如同年輪,清晰地勾勒出從隋唐至明清的地層,最早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直觀展示河道如何從寬到窄,直到完全淤積成平地的過程。隋煬帝開鑿的通濟渠被稱為汴河,這“片”老汴河河道上,仔細分辨就會發現,國家統一且強盛時河道寬且深,國家分裂且衰弱時河道淺且窄,這就是大運河與國運息息相關的實物證明。
大運河博物館處處可見5G、VR、球幕、環幕等“黑科技”交互式設備,數字化沉浸式體驗,大運河博物館已成為一眾游客的打卡點,火爆程度不言而喻,我們也隨著人流一起通過5G VR的形式,感受當代運河沿岸情景,揚州入鏡的文峰塔倒映在高清的屏幕上,似乎伸手可及。步入“沙飛船”虛擬互動體驗區,立于船頭最佳打卡地,模擬坐船沿著運河揚帆遠行,感受一回在運河上的乘風破浪。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與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志愿者共同探討。除欣賞館里文物陳列,我們更注重如何提供高質量的展覽服務,如何讓觀眾觀有所得。大運河博物館對未成年群體以及銀發群體的關注,也值得我們交流學習。
錫博志愿者共赴揚州,邂逅詩情畫意,不僅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擴充了文博知識儲備,也與兄弟館的志愿者團隊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未來志愿者們將繼續展現奉獻、友愛、互助的志愿精神,服務社會,初心不忘,共同促進文博事業的繁榮發展。
錫博萬里行,是學習、是提升,活動已經落下帷幕,但志愿者們的服務將一直在路上!
本文作者:錫博志愿者 趙文竹
圖片攝影:錫博志愿者 潘 杰
來源:開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