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名啦!丨“絲路傳說”特別活動:文明的曙光——泥條盤筑法陶器制作體驗
活動時間: 2017年7月22日(周六) 13:30 - 15:30
活動地點:
已結(jié)束
詳細介紹

泥條盤筑法是陶藝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一種,是人類從事陶器制作最古老的手段之一,該方法通過將泥條疊加、擠壓、磊筑而制成完整陶器,相對于轉(zhuǎn)輪更易于把握。

活動將通過參觀展覽,深入了解黃河上游的新石器時代彩陶藝術(shù),并在陶藝?yán)蠋煹闹笇?dǎo)下,掌握泥條盤筑的要領(lǐng),自行創(chuàng)作完成一件手工陶器制品。
陶藝技術(shù)tips:
泥條盤筑法是通過泥條來構(gòu)筑成型的一種盤筑技法。泥條可以是經(jīng)手搓成,也可以通過壓泥條工具擠壓成型。搓泥條時要把握好泥的可塑性,以免在盤筑形狀時產(chǎn)生開裂。如果你想以泥條盤筑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復(fù)雜的作品,是較困難的。因為作品要有一定強度才能使你繼續(xù)盤高,而且連接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才能保持胚體之間的粘接。在盤筑過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濕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輪廓線。以泥條盤筑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特點是古樸、流暢,富于變化。

陶藝的造型與捏泥巴最不同的就是保持空心,造型與陶土的質(zhì)地也要保持平衡。
因為陶藝作品要在 800—1300度左右高溫的窯里進行燒造。在這個過程中,陶土里所含的水分和氣體會蒸發(fā)出來,造型的時候?qū)嵭哪嗤粱蛘咛张鞯哪巢糠植荒芴瘢趾蜌怏w就會聚集爆破,造成陶瓷器的破裂。為了方便造型,老師會選擇更加適合捏制的陶土,上課時老師會為大家介紹各自陶土的特質(zhì)與區(qū)別~~~
躍躍欲試?趕緊報名吧~~~
活動時間:2017年7月22日13:30-15:30
活動地點:博物院一樓活動室
活動對象:7周歲以上學(xué)生 15名
參與方式:按照報名條件報名活動,并在無錫博物院公眾微信活動預(yù)告下留言報名。
留下參與學(xué)生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聯(lián)系方式。
(報名成功者會收到小編的回復(fù),憑回復(fù)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