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博講壇|“中國古陶瓷鑒賞與辨偽”講座預告
活動時間: 2023年9月16日(周六) 13:30 - 15:30
報名時間:2023-09-07 16:00 - 2023-09-15 16: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已結束
詳細介紹
講座時間:2023年9月16日(周六)下午1:30
講座方式:線下講座和線上直播同步進行
講座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主 講 人 :周公太
主講人介紹:
周公太,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文博研究員。系中國古陶瓷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原常熟博物館館長。從事文物考古及征集鑒定工作30余年,為國家征集文物藝術品3000余件。現為江蘇省館藏文物鑒定專家庫成員、江浙滬皖文物局聘任“長三角區域文物專家庫成員”、江蘇省藝術品鑒定評估中心專家、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入冊司法文物鑒定專家、江蘇省發改委文物藝術品價格認定專家、上海大學兼職教授。編著有《常熟文物勝跡》《常熟博物館藏瓷》《常熟博物館藏玉》《考古覓蹤》《文物與考古》《文脈聚珍》《虞山歷代翰墨集萃》《新中國出土墓志—江蘇(壹)》《常熟考古資料集成》《常熟文物考古研究》《琴川遺珍》等。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世界上發明瓷器最早的國家,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古代先民即已創造出原始青瓷。陶瓷不僅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而且逐漸為上層建筑所利用,如唐、五代的貢品秘色瓷,宋代宮廷使用的五大名窯瓷器,明清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官窯瓷器等。由于陶瓷工藝不斷發展,不斷創新,逐步將傳統燒造技術上升到美學和哲學的高度,使中國的制瓷出現了既依附于物質又高于物質的精神層面,因而中國瓷器既是“國瓷”,亦是“民族之瓷”。
周公太老師從事專業征集鑒定工作30余年,本次講座周老師將從古陶瓷的造型、紋飾、胎骨、工藝、款識等五方面,以近百張實物照片對比進行鑒賞和辨偽講解,帶領聽眾領略瓷器藝術之美,提高古陶瓷的鑒別能力。講座現場,聽眾亦將能近距離鑒賞到宋元明清時期典型窯口瓷片實物。敬請關注!
無錫博物院藏 清五彩描金松石花卉紋瓷碗
常熟博物館藏 清雍正官窯斗彩云龍紋杯
上海博物館藏 清康熙仿明嘉靖款青花山水人物紋方瓶
講座參與方式:
本講座為社會公益性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線下講座和線上直播將同步進行。
一、參加線下講座的觀眾需提前預約報名。
友情提示:報名成功者,請于活動當天入館后到服務總臺旁的票務機,憑身份證取講座票。未搶到活動名額的觀眾,也可憑身份證撿漏取票。
二、線上講座將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兩大平臺同步直播,具體參與方式如下: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無錫博物院”微信視頻號
微信視頻號
2.通過抖音搜索“無錫博物院”,進入講座直播間觀看
講座獎勵:
為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我院將為參加“錫博講壇”的熱心觀眾送上一份小禮品。
一、參加線下講座的觀眾,現場取講座票的前50名,在講座結束后,憑票可兌換精美講座宣傳頁1張。
二、參加線上講座的觀眾,可憑講座直播視頻截圖和本人身份證至無錫博物院總臺領取精美講座宣傳頁1張。領取時間:2023年9月16日至2023年9月22日(周一閉館除外)。禮品數量有限,僅限前50名,先到先得。
講座詳情請咨詢:0510-85727600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無錫博物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