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報名丨寒梅報春&龍馬精神——周懷民藏畫館龍年元宵節活動
活動時間: 2024年2月24日(周六)09:30- 25日(周日)11:00
報名時間:2024-02-22 16:00 - 2024-02-23 16:00
活動地點:周懷民藏畫館(無錫市運河藝術公園A區23號)
年齡限制: 10周歲以上
已結束
詳細介紹
活動1:“寒梅報春”——匠心巧手玩轉扭棒手工體驗活動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沒錯,它就是梅花,在沒有生氣的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朵。梅花又名春梅、紅梅。在古時又稱“報春花”,傳說梅具四德,象征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花又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
我們利用身邊的一根根毛茸茸的小棒,通過指導老師的示范,激發青少年的創作靈感,讓它們變化為一支支凌寒傲雪的紅梅,亦是一組有意義的裝飾擺件。在增強青少年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讓他們以梅花堅強、樂觀向上的品格激勵自我,做奮發有為的新一代。
指導老師:黃曉君
活動時間:2月24日 9:30
活動對象:10周歲以上(名額10)
活動地點:周懷民藏畫館五樓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活動2:“龍馬精神”——無錫紙馬創作體驗活動
紙馬,又稱甲馬,屬木版年畫。
無錫紙馬作為無錫地區廣泛運用于人們傳統民俗祈福生活的一種紙質神像,始于唐代,至明代時制作技 藝趨于成熟,至清代達到鼎盛,無錫門神清朝曾作為貢品上貢至北京。2007年無錫紙馬被列為江蘇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無錫紙馬“印繪結合”的制作方法在全國紙馬中很少見,它不單純采用手工木版印刷,而是在印成的墨稿之上加以彩繪,還使用類似印戳的“小印章”戳印,以毛筆勾點裝飾。在著名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中,擔綱造型設計的無錫籍美術大師張光宇、張正宇所創造的玉帝形象就源自于無錫紙馬的人物造型。
本次活動旨在探研傳統工藝如何融入當代生活中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中。
part1:授課講解無錫紙馬歷史淵源、藝術特色。
part2:木版套印 手繪教學
part3:環保帆布袋 手繪教學
通過帆布袋、手賬卡片等文創載體,拓展了傳統文化的使用范疇,通過改良的人物造型與構圖元素,彌合了古老神像與現代審美的隔閡,通過每個參與者按個人喜好的色彩組合,靈感與紙馬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得到各不相同的“私人定制”款紙馬文創,亦能感受到無錫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新生。
指導老師:陶曉夢
無錫紙馬非遺傳承人,陶氏紙馬第4代傳人,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無錫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江蘇省鄉土人才“三帶”新秀。
活動時間:2月25日 9:30
活動對象:10周歲以上(名額10)
活動地點:周懷民藏畫館五樓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周懷民藏畫館位置圖
識別二維碼進入活動報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