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博講壇丨“黃金水道育無錫”講座預告
活動時間: 2017年2月17日(周五) 14:00 - 15:30
報名時間:2017-02-09 - 2017-02-16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已結束
詳細介紹
講座時間:2017年2月17日下午2:00
講座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夏剛草
夏剛草,江蘇武進人。1941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長期從事教育、文化工作。1980年加入文博工作隊伍,歷任無錫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長、東林書院文物管理處主任。文博專業研究員,市政協學習文史委特邀委員。發表過文物保護、古跡考查、歷史探微和人物研究等學術文章一百四十余篇;著有《無錫名人故居考錄》《東林詩詞選注》《無錫運河記憶》(與人合著)《無錫風物古詩選注》(與人合著);參與編著《無錫人杰》《無錫勝跡》等;還參加編纂了地方文獻總匯《無錫文庫》(五輯一百冊)。
內容提要: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其中開鑿最早的河段是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所開的邗溝。其實,在開掘邗溝之前,已有江南運河開通,旨在從水上進軍,北伐齊、晉,爭霸中原。客觀上,河道的開通也為吳國百姓打通了一條便于交通運輸、排澇泄洪、灌溉農田的黃金水道。時光荏苒,黃金水道孕育出了一座美麗富饒的城市——無錫。
最初的無錫城有多大?具體位置在哪里?它的名字究竟有何含義?無錫湖為什么又叫芙蓉湖?它的范圍有多大?無錫湖、無錫城與大運河又有何種特殊關系?兩千多年來,在治湖、運河和修筑無錫城方面又涌現出哪些著名人物,留下哪些動人故事?關于這些,我們特邀請文史專家夏剛草研究員給大家一一道來。
本次講座活動配合正在本院展出的 “紀念蔡光甫誕辰100周年 蔡光甫書畫捐贈展”展開。蔡光甫畫的17幅運河組圖,生動描繪了運河兩岸的景致,膾炙人口。
講座參與方式:
本講座為社會公益性活動,免費對觀眾開放。前50位預約的觀眾,可至無錫博物院總服務臺領取講座預約券。講座結束后,憑預約券可兌換精美紀念明信片一張。
預約方式:
1.現場預約:2017年2月17日前憑本人有效證件至總臺領取預約券。
2.電話預約:預留本人姓名、聯系方式,活動當日憑有效證件領取預約券。
總臺電話:0510—8572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