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博講壇|“江南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起源進程”講座預告
活動時間: 2023年3月25日(周六) 09:30 - 11:30
報名時間:2023-03-23 16:00 - 2023-03-24 16: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qū)負一樓報告廳
已結(jié)束
詳細介紹
講座時間:2023年3月25日(周六)上午9:30
講座方式:線下講座和線上直播同步進行
講座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qū)負一樓報告廳
主 講 人:李新偉
主講人介紹:
李新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河南靈寶西坡遺址綜合研究”首席專家,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承擔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文明探源研究項目”之“中華文明起源進程的整體性研究”課題負責人。中國在中美地區(qū)首個考古項目“瑪雅文明科潘遺址發(fā)掘和中美地區(qū)文明綜合研究”負責人。發(fā)表《儀式圣地的興衰》《中國史前社會上層遠距離交流網(wǎng)的形成》和《“最初的中國”的考古學認定》等專著和論文。
內(nèi)容簡介:
日益豐富的考古證據(jù)揭示,江南地區(qū)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起源進程密切相關。距今萬年左右,江南地區(qū)就開始馴化水稻,孕育文明因素;距今6000年至5300年前后,江南地區(qū)參與古國交流促成“最初的中國”;距今5100年前后,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良渚文化“熔合”各地發(fā)展成果,創(chuàng)建早期國家,成為中華文明5000年的重要實證,也對距今4300年至3800年龍山時代各地的社會發(fā)展和夏王朝的形成產(chǎn)生深遠影響。
泱泱中華,文化綿長。中華文明形成的標志是什么?距今5300年左右,中華文明是否已經(jīng)形成?良渚文化是不是中華文明?本期講座特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老師來院開講“江南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起源進程”,講述江南地區(qū)與文化中國的深厚因緣,追溯文明源頭,探尋江南意蘊。
Ps.考古文物大展《江河輝映——中原與江南青銅時代考古文物展》正在無錫博物院中區(qū)二層展廳展出,展期至2023年6月4日。機會難得,且看且珍惜~
講座參與方式:
本講座為社會公益性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線下講座和線上直播將同步進行。
一、參加線下講座的觀眾需提前預約報名。
友情提示:報名成功者,請于活動當天入館后到服務總臺旁的票務機,憑身份證取講座票。未搶到活動名額的觀眾,也可憑身份證撿漏取票。
二、線上講座將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兩大平臺同步直播,具體參與方式如下:
1. 關注“無錫博物院”微信視頻號
2. 通過抖音搜索“無錫博物院”,進入講座直播間觀看
講座獎勵:
為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我院將為參加“錫博講壇”的熱心觀眾送上一份小禮品。
一、參加線下講座的觀眾,現(xiàn)場取講座票的前50名,在講座結(jié)束后,憑票可兌換精美講座宣傳頁1張。
二、參加線上講座的觀眾,可憑講座直播視頻截圖和本人身份證至無錫博物院總臺領取精美講座宣傳頁1張。領取時間:2023年3月26日至2023年4月2日(周一閉館除外)。禮品數(shù)量有限,僅限前50名,先到先得。
講座詳情請咨詢:0510-85727600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quán)歸無錫博物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