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博講壇丨“水鄉虹影——無錫絨繡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價值”講座預告
活動時間: 2020年1月11日(周六) 13:30 - 16:00
報名時間:2020-01-02 16:00 - 2020-01-10 16: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已結束
詳細介紹
講座時間:2020年1月11日(周六)下午1:30
講座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負一樓報告廳
主講人:湯可可
主講人介紹:
湯可可,研究館員,文史專家。長期在政府部門工作,曾任無錫市檔案局(館)局(館)長、無錫市政協研究室主任、無錫市歷史學會會長。愛好收集、整理地方歷史文化資料,專注于無錫和蘇南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研究。參與編撰《無錫近代經濟史》《江蘇歷代貨幣史》《無錫商會史(1905—2015)》等多種地方史研究論著,著有《中國錢幣文化》,曾多次在省、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比中獲獎。
內容簡介:
提到蘇繡、十字繡,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一說到絨繡,很多人就不知為何物。事實上,絨繡又稱為彩帷絨線繡,是用各色羊毛絨線,在特制的網底(棉織網眼布)上繡制圖形,形成的刺繡品種。因為是以彩色絨線跨網格繡出的線跡組合成圖案和畫面,所以又叫“點子繡”“斜針繡”,是近現代無錫刺繡的一個重要品種。
無錫絨繡,在技藝和經營上得到上海的滋養,同時在作品題材、工藝技法和創作實踐上不斷探索創新,形成自己鮮明的藝術特色,在錫繡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本期錫博講壇特邀文史專家湯可可老師來院開講,介紹無錫絨繡的歷史沿革和基本技法,帶領大家一起探討無錫絨繡的特點和文化藝術價值,感受其細密針腳中流淌過的美好時光。
絨繡 章桂珍《黃山》
絨繡 范敏華《太湖三山》
絨繡 范敏華《峨眉細雨》
講座參與方式:
本講座為社會公益性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參加講座的觀眾需提前預約報名。
報名時間:2020年1月2日(周四)16:00至2020年1月10(周五)16:30
友情提示:報名成功者,請于活動當天到服務總臺旁的票務機,憑報名者的身份證或身份證號取票進場;未搶到活動名額的朋友,也可憑活動參與者的身份證或身份證號撿漏取票。
講座當天現場取票的前50位觀眾(特別提醒:是現場取票的前50名),在講座結束后,憑票可兌換精美講座宣傳頁一張。
詳情請咨詢:0510-8572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