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預告|“文化漫游GO 樂學‘趣’錫博 ”八月活動
活動時間: 2024年8月1日(周四)09:00- 31日(周六)17:00
報名時間:2024-07-25 16:00 - 2024-07-31 17: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
已結束
詳細介紹
夏令營:“泥”往哪“陶”
陶,質樸而典雅,凝聚著大地的精華。它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承載了歲月的滄桑。每一件陶器都承載著匠人的心血,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本場夏令營,我們將帶領孩子們漫步在歷史的長廊中,感受陶文化的博大精深;跟隨專業導師的步伐,學習陶的制作基礎知識;親手制作一件陶器,感受泥土在指尖流轉的奇妙感覺,將心中的創意化為手中的作品,探尋古老手藝的魅力。
活動時間:8月3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7至12周歲(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午餐費20元/人/天 (報到當天統一收取)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七夕特別活動:金縷翠翹——仿點翠發簪制作
七夕又稱“乞巧”,意為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為愛人親制禮物。點翠飾品便是常見的禮物之一,它是中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結合,清代時發展至頂峰,后因其窮奢極欲已近消亡。本次活動,我們用更環保的鵝毛代替翠羽制作仿點翠發簪,配以金色底座和精致飾品,極大程度上還原了我國傳統飾品的精致典雅,再現古代手工匠人的創造力。
活動時間:8月1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雛鷹小隊·非遺漫游
課程一:“塑”說無錫
惠山泥人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名副其實的無錫傳統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杰出代表。本次活動基于對傳承傳統文化歷史、開發地域文化藝術、弘揚優秀民間藝術的責任感,依托院內常設展覽“泥塑雅韻——惠山泥人陳列展”向大家介紹泥塑的淵源、惠山泥人的原料、彩繪特征和制作流程等等,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泥人藝術創作,真正理解傳統文化精髓。
活動時間:8月7日、14日、21日(周三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社教活動室
活動對象: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二:清音幽韻
古人所定義的“雅人四好”——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今天,古琴已不再是神秘的帝王將相或文人騷客的專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學習的藝術技藝,更多人可以通過學習古琴來提升“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高尚品德。清音幽韻古琴體驗活動,通過對古琴的學習,聆聽傳承千年的雅韻之音,感受中國古典美學。
活動時間:8月1日、8日、15日、22日(周四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社教活動室
活動對象:6至18周歲(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三:瓷土生輝
選料、制坯、干燥、裝飾、上釉、入窯,古時的工匠們用一雙雙巧手賦予泥土新生,以造型、以裝飾、以釉色。樸實無華的泥土被粉粹重塑筋骨,被烈火灼燒重生,變為瓷器成為載體,從皇家到民間,從東方到西方。一位又一位不曾被史書記錄姓名的工匠捕捉時代審美,用精湛的技藝制作出千姿百態的瓷器,為后世的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本課程將從捏、塑、繪等多個角度,帶領青少年學生體會陶瓷藝術的魅力。
活動時間:8月2日、9日、16日、23日(周五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社教活動室
活動對象: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四:植物扎染
本草之道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智慧積累,經過百年的傳承,我們有這樣的一種手工藝,扎染。古時候還沒有化學物質染色,人們就用身邊的植物,礦物或是昆蟲來染色。植物染料是指提煉自植物,耐久不退色的有色物質。花果的根、莖、葉、皮都可以用溫水浸漬來提取染液。現在大家把這種植物染色稱之為“草木染”。本課程我們將館藏文物與傳統扎染技術融合,同學們以智慧提煉文物元素進行藝術扎染。
活動時間:8月3日、10日、17日、24日(周六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社教活動室
活動對象:初中(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課程五:活字墨譜
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史上的創舉,而銅活字印刷術又以無錫人最為擅長,明代時期的銅活字印刷在富庶的無錫得到發展且享譽世界。直至近日,無錫依然是我國著名的印刷之鄉。本課程將通過拓印詩句,深入了解無錫歷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時間:8月4日、11日、18日、25日(周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社教活動室
活動對象: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以小隊形式報名,每小隊不少于4人)
參與方式:電話報名 85727500
知識課堂·成長漫游
一、園林文化系列·遇見寄暢園
無錫寄暢園作為江南私家園林代表之一,精致玲瓏,獨具巧思,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本系列課程將從寄暢園的歷史文化、木雕花窗、疊石假山三個方面出發,深入挖掘寄暢園豐富的文化內涵,感受中國古典園林在美學上的藝術境界。
活動時間:
園里江南 8月6日13:30
亦窗亦景 8月7日13:30
疊石雅趣 8月8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二、琳瑯史跡·佩玉
《詩經》有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言念君子,其溫如玉”。古代,人們常將君子比德于玉, 佩玉已經成為一種禮儀文化與道德象征相沿成習。本次課程以無錫博物院藏、國家一級文物“唐青玉人鹿圖配飾”為切入點,向學生們介紹古代佩玉的種類,帶大家了解玉文化中暗藏的中庸思想,體會華夏文明推崇仁義之風。
活動時間:8月10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三、陶藝系列
陶,是人類第一次從無到有的手工制作品。在雙手的作用下,土、水、火,交織在一起,發生物理和化學反應,同時產生質的轉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陶藝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藝術價值。本課程將通過陶藝的實踐操作,運用切、割、捏、盤、壓、撕、拍、戳、刻、畫等方式表現作品,在泥土的千變萬化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們親身體驗泥土的魅力,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創造事物以及美的體驗。
活動時間:
陶之夭夭——陶藝創意手作 8月13日 13:30
灼灼其華——彩陶繪畫創意手作 8月14日 13:30
其紋蓁蓁——陶藝紋飾鑒賞 8月15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四、砂陶鏤典——刻紫砂體驗
古之文人寄情于壺,以坯作紙,在紫砂陶器上題銘鐫刻,抒發思想,托物寓意,將個人的文學修養、藝術審美和生活情趣展現在紫砂壺上。本次活動將為大家講述紫砂雕刻的起源與發展,并現場實踐紫砂雕刻技法,在紫砂陶刻中感受優秀中華傳統文化。
活動時間:8月17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五、奇趣動物園系列
無論是壯麗的山川河流,還是神秘的動植物世界,大自然都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和啟示。本課程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孩子認識猴子、大象和長頸鹿這三種極具特色的動物,一起走進充滿奇趣的動物園世界。
活動時間:
高雅的長頸鹿 8月20日 13:30
鼻長“千尺”的大象 8月21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7至10周歲(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線上報名
夢想舞臺·互動漫游
一、曲藝藝術沙龍評彈專場
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作為江南音樂的活標本,吳地文化的活化石,在評彈的這一曲藝中,我們可以領略到語言學、歷史學、民俗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各種知識的蹤跡和魅力。為弘揚和傳承傳統曲藝文化,深入探索曲藝藝術的創新與發展。無錫博物院聯合無錫市總工會邀請國家一級演員、非遺傳承人秦建國等曲藝大師為觀眾帶來評彈專場演出,一起在逸趣橫生的故事和弦琶琮錚的旋律中,穿越歷史長河,感受吳儂軟語中的江南文化。
活動時間:8月3日15:00
演出地點:錫博星空劇場
參與方式:本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現場參與,額滿為止
二、“夏之心弦?與首席同行”弦樂專場音樂會
一場弦樂盛會,一場音樂的狂歡。為了進一步滿足錫城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格,綻放獨特魅力,無錫市博物院星空劇場將開展一場“與首席同行”公益弦樂大師講座音樂會,邀請俄中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演奏家——王毅為大家帶來一場視聽盛宴。這將是一場既演繹弦樂藝術古典名曲又呈現現代佳作的音樂盛宴,讓市民們在弦樂之聲里,感受到弦樂藝術獨特的魅力,一起聆聽夏日的浪漫。
表演曲目:
《梁祝》協奏曲
《保衛黃河》
《天空中最亮的星》
《花之圓舞曲》柴可夫斯基
《肖斯塔科維奇第二圓舞曲》
《G大調小夜曲》莫扎特
《動物狂歡節》圣桑
活動時間:8月11日14:00
演出地點:錫博星空劇場
參與方式:本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現場參與,額滿為止
三、吳風雅樂——民樂、舞蹈系列專場演出
民樂之聲,書寫江南。無錫博物院與無錫市歌舞劇院聯合舉辦“吳風雅樂”評彈、民樂系列專場,用說與唱、琴與弦、歌與舞,帶大家醉入江南尋市井煙火、聽人間故事。在聲聲悅耳的旋律中,展開了詩意盎然的江南畫卷,讓我們一起感受江南的獨特的韻味和歷史沉淀。
演出時間表:
8月4日 民樂
8月10日 民樂
8月17日 舞蹈、聲樂賞析
8月18日 民樂
8月24日 民樂
8月25日 評彈
8月31日 民樂
演出地點:錫博星空劇場
參與方式:本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現場參與,額滿為止
(微信掃描二維碼進入報名頁面)
特別提醒:
1、活動均免費對公眾開放,額滿為止。
2、參加活動需開通“信用阿福分”,報名成功后在活動當天需出示預約二維碼予以核銷。(未核銷滿3次將會影響后續活動報名)
3、無錫博物院可能采集并使用參與活動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視頻),僅用于教育服務的公益推廣,報名并參與相關活動者視作同意以上行為。
4、無錫博物院教育活動為公益屬性,冒用他人身份預約,或預約成功后轉讓、轉賣活動名額的,一經查實將暫停預約資格。
5、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無錫博物院所有。